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国产精品码在线观看0000,国产精品XXXWWW丝袜美女,脸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strike id="uniie"><listing id="uniie"></listing></strike>
    <blockquote id="uniie"><th id="uniie"></th></blockquote>

  • <cite id="uniie"><listing id="uniie"></listing></cite>
  • 首頁>檢索頁>當前

    兒童博物館,兒童來建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作者:許惠 來源:中國教育報

    “我希望我們的博物館永遠不鎖門,可以隨時進去!”

    “我想在電影館里看到我之前畫的海報!”

    “我心中的微電影博物館里應該有一個放映廳,里面放映的都是我們自己拍攝的微電影!”

    每年的校園微電影節(jié)結束后,我們該如何安置孩子們的作品——簽名墻、自制道具、宣傳海報以及優(yōu)秀的微電影呢?經(jīng)過問卷,孩子給出了一個答案——建一個“校園微電影博物館”。不得不感慨兒童的腦洞,雖然想法千奇百怪,但孩子們的回復里出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字眼——“我”?!拔蚁矚g”“我希望”“我想”……是的,既然要建一座孩子的博物館,那就應該順應孩子們心中所想——場館的布置應該是他們所希望的,里面的故事也應該是他們所經(jīng)歷的。

    杜威認為,教學過程應該是“做”的過程,在“動手做”“實驗”“探究”“設計”“創(chuàng)作”“反思”的過程中進行“體驗”“體悟”“體認”,在全身心參與的活動中,讓孩子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微電影博物館建設初期,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做”好這個主題?!白觥奔葱袆樱袆泳托枰小叭恕?,那么博物館的建設者應該是誰呢?設計師?學校管理層?老師?最后,我們決定讓校園里的孩子成為建設主體,因為只有孩子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只有孩子才知道同齡人喜歡什么,實踐活動的實施應該處處看到“兒童”的行動。

    “整個外墻可以繪制英雄聯(lián)盟的人物,特別酷!”

    “不行,不能全部是外國的電影人物,還要弘揚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可以考慮《西游記》里的人物?!?/P>

    “我覺得哪吒鬧海不錯,你看他的身體是藕做的,腳下踩著蓮花,多配我們荷花小學?。 ?/P>

    確定“兒童博物館兒童來建”的思路后,我們面向全?!罢斜I馬”,邀請學生參與微電影博物館的設計,很快就招募到了首批設計師共12名。為了讓更多同學參與,孩子們又多次召開聽證會,不僅邀請不同班級同學參與,還邀請學校管理層參與,每一次他們都會認真陳述自己的想法,在宣傳博物館的同時也希望得到更多同學的認同。聽取不同的聲音后,他們又反復修改效果圖,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要把自己畫出來的設計稿變成真實的建筑,還需要招標建筑公司,于是,經(jīng)過學校的牽線,孩子們確定一家公司開始施工。其間,他們同設計師、施工人員數(shù)次踏勘現(xiàn)場,與之達成共識才開始進行實景搭建。

    “看,這是美術組同學給《影子》這部影片畫的海報,你看,同一個內(nèi)容海報的樣式有9個,太了不起了,所以們用這面大墻來展示他們的成果。”

    “看,這是我們調查的同學們最喜歡的十大兒童電影?!?/P>

    “看,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為了找到它,我們花了整整一周時間,但是覺得很值得!”

    工程竣工那天,一件件物品都去了它該去的位置——優(yōu)秀微電影展播區(qū)、微電影歷屆作品陳列室、虛擬電視臺、戲劇教室和微電影道具制作室。對于孩子們來說,博物館里的每一件東西都代表著一份獨特的校園記憶。他們對物件的各個細節(jié)、色調、神韻都了然于胸,而且熟知關于它的故事和傳奇。于是,這些博物館的建設者們又成了服務者,自發(fā)擔任起小導游的工作,給同學們提供“有聲服務”。

    哲學家康德早就認定:“人是一個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無限的可能性?!碧幵诎l(fā)展過程中的兒童更是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并不需要刻意地確立或預言兒童的可能性,但必須不遺余力地去尋找種種可能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段有意義的學習經(jīng)歷。而此刻,如果我們認定“兒童博物館”的建設能夠讓兒童“有可能發(fā)生有意義的學習”——不是為了單純認知而是為了探索世界的學習,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其實校園里的每一個兒童個體都可以建設一座心中的個性博物館。

    人生極其短暫,我們一定要深信每個生命都是一部百科全書、一座圖書館、一份物品清單、一系列的風格,它可以不斷地被重新排列、組合,以一切你可以想象到的方式,收藏生活過往。就如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人小時候曾為得到一本喜歡的連環(huán)畫不吃早飯存下飯錢,80年代出生的人小時候曾為一張心愛的郵票不得不拿出另一樣心愛物品置換,集火花、集硬幣、集公仔玩偶……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無須宏大,只收藏興趣與記憶,因為它屬于心靈本身,是“我”的心靈歸宿。

    (作者系浙江省諸暨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荷花小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10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