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讀到這本厚厚的《且行且歌——寫給十八歲前的我》時,1998年出生的牛美春已是北京大學三年級的學生。而使我驚嘆的是,洋洋20余萬言,50多篇精美的文章,牛美春都是在18歲之前完成的,從六年級到高二,年少有為的她竟然把時間融化成了昂貴的軟物質。
翻開書,我首先看到的是牛美春的高中班主任孫愛娟對她的評價:“北辰班感謝有你,才有一桿旗幟,在迎風招展;北辰班有幸有你,才有一股不竭的力量,源源不斷。”據(jù)序文得知,北辰班是牛美春高中母校西北師大附中于2011年創(chuàng)設的一個人文實驗班,在包容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中,使學生個性特長及人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校長劉信生以“重在尊重個性、因材施教,反對墨守成規(guī),抱殘守缺;貴在教學相長,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順著啟智的路徑引導,激發(fā)了學子向上的潛能”,同時“順了學子的天性、心性和個性”。
我后來得知,2016年高考,牛美春以甘肅省文科并列第七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可想在人生一個極其重要的階段,牛美春已在繁雜的功課與人生志趣之間找到了最好的契合點。但正如劉校長所言,一個孩子的成長須接受家庭、社會和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于是,學校、教師、家長三個維度的有機組合,從而使牛美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并激發(fā)了她對韶華的珍愛,耕耘不止、奮發(fā)不斷。
的確,一篇篇充滿詩意和想象力的文字,被她精細地分成感受、萌芽、嘗試、思憶、自然、隨心、含義、渴望、生活、文韻、感悟和青春十二個章節(jié),既有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和描景狀物的詩情畫意,又有行走、壯游、閱讀、成長的思索感悟,還有充滿匠心和懸念的小說故事,有時奇思妙想,高潮迭起,有時妙語佳詞,雅韻橫生。在一頁頁行如流水的表達中,可以看得出牛美春既有廣泛的閱讀基礎和豐厚的知識積淀,從而可以在各種文體之間縱橫穿越、游刃有余,又有一種對漢語言文字特別的靈動和聰慧,透露出一種穿越時空的思想深度。
且行且歌,我想這既是牛美春作為一個北大才女的成長日記,也是一個勵志青年的心靈壯語。從其背后,可以讀到一本精彩的家庭教育秘籍。閱讀這樣一本富有意義的心靈之書,我實在不乏感慨和溢美之辭,而我特別想要說的是她在文學之路上值得期待的未來。一篇寫于高一時的《尸戀》,講述了幾個醫(yī)院停尸房連續(xù)發(fā)生多具年輕女尸失竊的事,一時人心惶惶,醫(yī)院、派出所束手無策,最終查出是一個男子的所為,原來他將竊來的尸體做實驗,以期能讓死去的妻子復活。一個充滿驚悚和懸念的故事,在結尾時卻讓人感到一種濃濃的暖意,也讓人由衷感受文以載道的功能和人心向善的道德良知。使我感嘆的是年少的牛美春早已經(jīng)打破了學校、課堂和家庭的視野局限,把自己的寫作更多地深入廣袤的社會。寫于高二時的《靈感娃娃》,隱隱可見她寫作時頗具發(fā)現(xiàn)的慧眼和對創(chuàng)作的執(zhí)著,以及堅持的偉力。
最近,我又聽到她的一個好消息,《黃河文學》將她近期創(chuàng)作的一組小說《醒來》《我有病》《星期五》近三萬字作品于同期重點推出,可見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已經(jīng)越走越寬,并且越來越多地受到文學界的關注。
“我從小就愛寫作,小說詩歌我都寫過”,我記得《醒來》中有這樣一句話,并且始終記得她在《且行且歌》后記中這樣說道:“我在這些沒有頭緒的文字里找到了一條線索,就叫時間?!蔽蚁雽τ谂C来旱拈喿x,就是對一段成長足跡的探秘,對時間這種軟物質的解讀。而我同時也在暢想她的未來,如今她已經(jīng)并不缺乏較高水平的文字駕馭能力,也不缺乏故事編排的匠心和慧心,重要的是加強對人生和人世的深刻體悟,加強對人類命運的思考,厚積薄發(fā),就一定能夠創(chuàng)作出更具思想高度和厚度的作品。
(作者單位:云南省大理州教育體育局)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04日第1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