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學生成長的事,必做!有利于教師提升的事,常做!有利于學校發(fā)展的事,爭做!”這是號稱“門神”的浙江省江山實驗小學(下文簡稱“實小”)校長楊根法嘴邊常掛著的一句話。
守候?qū)W生的“門神”
早晨7點半,楊根法迎著朝霞早早來到學校。校長清晨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已然成了實小的一個溫暖符號?!皩嵭〉拿鄯湔n程影響孩子的同時也深深影響著我,我依然懷揣夢想,愿和孩子們一起飛!”一天的美好,從學生與校長的揮手和擊掌啟程,彼此傳遞著滿滿的力量。
“校長的迎接,不但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他的鼓勵還賦予了學生信心,對教師也是一種鞭策?!苯處熗跤轮毖孕iL的舉動給師生帶來的改變。
除此以外,楊根法迎接學生還“站”出了幾項新舉措。每天出現(xiàn)在校門口,站得久了,讓他更加了解學生和家長。在與一些家長的閑聊中,他了解到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上班族,下班時間與放學時間有沖突,就產(chǎn)生了“學校能不能放學后接管孩子一段時間”的想法。于是馬上召開會議討論,得到了大家認可。而正是這個做法,直接推動了當?shù)亍八狞c鐘學校”的啟動。
十年寒暑,春去秋來,楊根法以一個“門神”站立的姿態(tài),從城東站到城西,把黑發(fā)站成了白發(fā),歲月記錄下了他與學生的每一次溫情互動。
“楊校長給了我們對學校最溫暖的記憶,當年他英氣挺拔,現(xiàn)在兩鬢花白,還是天天早晨站在那里,讓人頗有感觸,好想再跟他擁抱一次?!彼?jīng)的一名學生已長大成人,說起來還感慨良多。
隨身攜帶的筆記
楊根法有個習慣,走到哪兒就記到哪兒。來不及記的,他就拍張照片,或者在手機備忘錄里記下關鍵詞、標出問題、寫個標題,等靜下來就開始整理思路,寫成教育隨筆。
他最喜歡去的地方當然是課堂?!靶陌仓帲钦n堂。”這是楊根法幾十年來從未改變過的教育初心。只要有空,他便會溜進一個教室,躲在后面,擠在孩子們中間進行隨堂聽課,認認真真地與孩子們一起學習記筆記?!皝淼皆搧淼牡胤?,做了對的事,心里確實升騰著安寧,這樣的感覺一直讓我沉醉?!睏钚iL曾在隨筆中記錄下這樣一段話。聽完課后,他細心總結,密密麻麻地做著筆記,精益求精地準備著他開到各個班、各個結對鄉(xiāng)村小學課堂的公開課……
除了記錄下課堂中的點點滴滴,他更多地記錄著對教育、對學校管理的思考。有一次,無意中聽到有位教師說校長很忙,為了簽字等了好幾回都等不到人。他覺得很慚愧,于是寫了篇文章——《校長,別再對老師說你很忙》,文中寫道:“會做事的人,對于所面臨的事情心中有數(shù),應對自如,勝券在握,自然也就不忙亂。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靈魂需要智慧方能張弛有度。”在日常工作中,楊根法總是遇事反思、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他和同事們一起,主編了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集《用智慧點燃幸?!罚_發(fā)了鄉(xiāng)土校本課程“蜜蜂”等,學校的一切工作,梳理得有條不紊。所以,他在文中的感悟引發(fā)了許多共鳴,同時也獲得了很多認同和好評。
楊根法的書架上,一摞摞封皮已經(jīng)磨得泛黃的筆記本,無聲收藏著他走上教育崗位31年來數(shù)不盡的故事,十多萬字的教育隨筆,字里行間都是珍貴的體會與感悟。
心無旁騖的求索
一聲“楊校長”,一喊就是16年。說起帶學校,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第一次帶農(nóng)村學校時的模式是“城鄉(xiāng)結對”。那時,他帶的學校剛剛從城郊小學升格為城區(qū)小學,自身發(fā)展也困難重重?!皩W校小,不等于沒文化;凈化、綠化、美化一步步來!”就是從這句話開始,新學期鐘聲敲響的第一天,他帶著班子成員,一起蹲在學校門口的草坪上拔野草。隨后的開學第一周,他帶頭為結對農(nóng)村學校上教研課,從此,這也就成了他的“開學第一課”——只要是與哪所學校結對,他就第一個去哪里上教研課。通過課堂一線教學,他深刻意識到農(nóng)村學校的孩子閱讀量偏少,于是果斷啟動了“書香校園”計劃,多方籌集資金購書,建起了一個個富有兒童情趣的“小陽光書屋”,讓鄉(xiāng)下孩子聞著書香,遨游知識的海洋。
2018年,當?shù)亟逃謱嵭行乱惠喌某青l(xiāng)集團辦學,并將重心放在了“城鄉(xiāng)同步課堂”上。楊根法以“全員參與、全科參與、全程參與”為目標,帶領實小在浙江省率先試行同步課堂,相隔百里的兩校教師開始了同步教學的嘗試。當年臨近退休的教師邵素仙,在年輕教師的幫助下,當起了學徒,也加入了同步課堂教學?!斑@是從教幾十年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她欣喜地說。
在幾年時間里,楊根法不但促成了十余所學校的結對加盟,還讓每一所參與的學校都特色十足,佳績頻傳。通過網(wǎng)絡,他將學校之間的“同步研修”以及特級教師的優(yōu)質(zhì)講座,分享到了遠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省沐川幸福小學。2019年4月初,楊根法成立了名校長工作室。面對年輕校長,他以“學增道減,悟者天成”的理念,激勵工作室成員們心無旁騖地做好教育,當一名有情懷的好校長,一起為教育事業(yè)多作貢獻。
“為學生、為教師、為教育,我喜歡,并且甘心付出,樂在其中!”楊根法的話純粹而質(zhì)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22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