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地處山區(qū),是省級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近幾年來,在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來自農村的特崗教師都完勝城區(qū)教師:2016年,小學英語教師綜合素養(yǎng)大賽,前6名由特崗教師包攬;2017年,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設計比賽,7名一、二等獎中5名是特崗教師;2018年,教學技能大賽前10名,特崗教師占6名……
垣曲縣農村教師逆襲城區(qū)教師,得益于2009年運城市啟動實施的“特崗計劃”。
10年來,運城市共招聘2864名特崗教師,5個貧困縣農村教師隊伍的平均年齡降低了3.5歲,專科學歷以上教師的比例從76%提高到94%,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短缺、發(fā)展后勁不足的問題。
農村學校來了一批外省人
在運城市平陸縣洪池鄉(xiāng)初中任教25年的荊國鋒印象中,以前的教師要么是本村的,要么是鄰村的,外鄉(xiāng)的都很少,更不要說外省的?!暗谝淮我姷叫愦簳r,他一開口我就覺得很不一樣,口音很像趙本山。”荊國鋒說。
張秀春來自黑龍江省大慶市,是運城市2009年招聘的第一批特崗教師。他本人也想不到,偶然的選擇竟使自己成為洪池初中有史以來第一個外省籍教師。
平陸縣是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地處黃土高原,素有“平陸不平溝三千,溝底有水難上塬”之稱。由于條件艱苦,在2009年以前連本地大學生都很難留住,更別說吸引外地人才了,師資短缺是當?shù)亟逃l(fā)展的一大難題。
2009年,國家“特崗計劃”實施范圍擴大到中西部包括山西在內的22個省區(qū)國貧縣,山西同時配套實施省級“特崗計劃”。面臨與平陸同樣困難的萬榮、聞喜、夏縣、垣曲等5個國家及省貧困縣迎來政策春風。
報名零費用、期滿有編制、享受特殊待遇等一系列優(yōu)惠條件,引導和鼓勵像張秀春這樣來自四面八方的優(yōu)秀高校畢業(yè)生來到平陸等地從事教育工作。
2009年,111名特崗教師走進平陸大山深處;2010年,106名……10年來,807名特崗教師來到平陸,外縣的277人,外地市的60名,外省的5人。
他們遍布大山深處每一所學校,成為平陸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的“絕對主力”——全縣3名教師中就有一名是特崗,兩名農村教師中特崗就有一名。
10年來,運城市搶抓國家和省實施“特崗計劃”的戰(zhàn)略機遇,鼓勵支持5個貧困縣一年不落地實施“特崗計劃”,源源不斷地為農村學校補充新鮮血液。
山區(qū)也有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
跳舞、唱歌、彈奏樂器……各種才藝展示精彩紛呈,孩子們在舞臺上的表演專業(yè)且自信,歡歌不斷、掌聲不息……運城市聞喜縣禮元中心校在2012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突然熱鬧異常。那一天,禮元中心校這所聞喜縣最偏遠的山區(qū)校迎來了建校以來第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
10年前,禮元中心校連一名正式的音體美教師都沒有,別說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就是一節(jié)像樣的音樂課都沒法上。但隨著“特崗計劃”的實施,情況逐漸發(fā)生轉變。
目前,聞喜縣補充的97名特崗教師,其中科班出身的音樂、體育、美術、外語和信息技術等傳統(tǒng)小學科教師就有47名。
專業(yè)的教師有了,音體美等課程能開齊了,更能開好了。校園不僅書聲瑯瑯,更有歌聲嘹亮;操場上不僅隊列整齊,更有舞姿蹁躚。特崗教師猶如清泉活水,給山村學校帶來無限生機。
王澤濤,一個普通的農村娃,2009年在禮元中心校上三年級時,遇到音樂特崗教師魏紅玉,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并發(fā)展為特長,命運悄然發(fā)生轉折,如今已成為山西師范大學舞蹈系的一名學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運城市在實施“特崗計劃”工作中,強化問題導向,著眼素質教育,瞄準短板,精準施策,10年來為農村學校補充音樂教師354名、體育教師274名、美術教師292名、外語教師518名,傳統(tǒng)小學科教師總數(shù)達1438名,占招聘人數(shù)的一半。
傳統(tǒng)薄弱學科教師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山區(qū)農村校,學校的師資配備不斷追趕,有的甚至超過了縣城學校,也讓農村孩子有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
改變了農村教育和山里孩子的命運
農村教育的改變、孩子命運的轉折,背后是一批批特崗教師的付出與堅守。
石悅,來自距平陸2000公里的吉林省榆樹市,在平陸縣坡底初中教師崗位上一干就是9年。
“我也曾想到過放棄,想回到父母的身邊……但是,看著學生那渴求的眼神,回想起我產假回校后,班里的一個同學對媽媽說:‘石悅老師回來了,我就不轉學了?!要q豫了;回想起學生在作文中寫道:‘老師,你的家在東北,這里沒有你的親人,但是你并不孤單,因為咱班的每一名學生都是你的親人?!矣謭远肆粼谏絽^(qū)教學的決心?!?/P>
像石悅這樣改變自我,選擇堅守,把青春獻給特崗,把終身托付遙遠他鄉(xiāng)的特崗教師還有很多。
孔維慶,山西省晉城市人,扎根垣曲歷山深處,奉獻山區(qū)教育;常志遠,山西省長治市人,七載堅守垣曲偏遠山區(qū)英言初中……
這個名單很長,還會不斷地增加。
“特崗教師的堅守,根本力量來自他們對孩子的愛、對教育的守望、對山區(qū)人民的責任。他們是新時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脊梁!”運城市教育局局長李明告訴記者,“運城還將投入更多精力和財力幫助特崗教師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同時要持之以恒實施‘特崗計劃’,讓更多農村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P>
如今,2864名特崗教師已成為河東大地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他們改變著農村教育、改變著山里孩子,也改變著自己的人生軌跡。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1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