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三年級的班會課上,我照例進行每周評比:“這周得到十朵小紅花的同學可以兌換小獎品?!痹捯魟偮洌笈啪蛡鱽硇■螡M不在乎的聲音:“又是小貼紙,沒意思。”旁邊幾個男生跟著起哄。更讓我震驚的是,連一向乖巧的女生們也興致索然。我意識到:這套沿用多年的評價體系,對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jīng)失去了吸引力,需要來一場顛覆性創(chuàng)新。
課后我做了個小調查:“你們最想要什么獎勵?”答案五花八門:“想免做一次清潔”“能不能免寫一次作業(yè)”……最讓我觸動的是小雨的答案:“我想讓全班同學都夸夸我?!边@些回答讓我看到,孩子們要的不是物質獎勵,而是個性化的認可和新鮮的體驗。
那個周末,我在逛文具店時,看到孩子們圍在盲盒貨架前興奮不已,突然有了靈感。下個周一的早晨,教室后墻上出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班級盲盒”——一個裝飾著星星和月亮的抽獎箱,旁邊貼著嶄新的“積分銀行”規(guī)則:
1.每項進步都能兌換“星星章”,其中按時交作業(yè)可兌1枚,幫助同學可兌2枚,課堂創(chuàng)新回答可兌3枚。
2.10枚“星星章”可抽一次盲盒。
3.盲盒獎品不是實物,而是“體驗特權”,如“當老師小助手”“選擇同桌權”“午間故事會點播權”等。
為了增加儀式感,我規(guī)定每周五由積分最高的學生負責開啟盲盒。第一個抽獎的小馬顫抖著手摸出一張紙條:“獎勵——午休時為全班播放你最喜歡的歌曲?!碑敗豆掠抡摺返男身懫饡r,全班沸騰,孩子們開心極了。
漸漸地,這項創(chuàng)新帶來了令人驚喜的“溢出效應”:
首先,終結了作業(yè)“戰(zhàn)爭”。以前催交作業(yè)像打仗,現(xiàn)在課代表每天主動登記大家賺取“星星章”的情況。最讓我意外的是小遠,這個曾經(jīng)的“作業(yè)困難戶”,為了湊夠抽獎次數(shù),不僅完成基礎作業(yè),還主動嘗試挑戰(zhàn)題。
其次,破解了課堂“沉默”。我把“課堂創(chuàng)新回答”的獎勵標準定為“說出別人沒想到的答案”,語文課上開始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當問到“井底之蛙還可能看到什么”時,孩子們爭相舉手搶答:“看到無人機飛過!”“看到宇航員揮手!”思維的閘門就這樣被開啟。
最后,修復了人際關系。小雅抽到“選擇同桌一周”的特權時,沒有選好朋友,而是選了曾經(jīng)鬧過矛盾的小美。當我私下問她原因時,她眨著眼睛說:“我想試試能不能和她成為新朋友?!边@種由孩子自主發(fā)起的人際關系修復,比教師的說教更有效。
這場實驗讓我領悟到教育創(chuàng)新的三個要點:
一是用游戲化思維重構規(guī)則。將枯燥的管理轉化為有趣的挑戰(zhàn),就像把維生素放進果汁里。孩子們不是討厭規(guī)則,而是抗拒說教。
二是讓獎勵變得有溫度。比起物質獎勵,孩子們更渴望被看見、被信任的感覺?!爱斝±蠋煛薄安邉澔顒印边@些特權,本質上是對他們價值的肯定。
三是創(chuàng)造自主成長空間。當小諾用賺來的“星星章”兌換“負責班級植物角”的獎勵時,他展現(xiàn)出的責任感遠超我的預期。我意識到,有時,我們只需要給孩子一個支點。
在我們班的教室里,你現(xiàn)在可能會看到這些畫面:課間“糾紛調解員”(由上周積分冠軍擔任)像模像樣地處理同學矛盾;班會課變成了“盲盒提案大會”,孩子們踴躍提交新的獎勵創(chuàng)意……教育不是一場你輸我贏的對抗,而是一次師生共同成長的探險。當我不再執(zhí)著于“管住”他們,而是想辦法“點燃”他們時,教室里那些令人頭疼的問題,都變成了成長的契機。
期末,當我問孩子們下學期還想保留哪些班級制度時,“班級盲盒”的呼聲最高??粗麄冮W閃發(fā)亮的眼睛,我知道,這顆評價創(chuàng)新的種子已經(jīng)在他們心里生根發(fā)芽。
?。ㄗ髡呦邓拇ㄊ〕啥际薪鹕承W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24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